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这种疾病通常因控制排尿的中枢或周围神经受损,引发膀胱储存或排空尿液的能力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病因包括脊髓损伤、脑卒中、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损伤会干扰膀胱与大脑之间的信号传递,导致逼尿肌过度活动或收缩无力。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或尿潴留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反复尿路感染、肾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因神经传导中断,常出现膀胱过度活跃与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的组合问题,导致排尿困难与残余尿量增加。
若存在外伤史、神经系统疾病或长期排尿异常,建议尽早就诊泌尿外科或神经内科。医生通常通过尿动力学检查、超声或膀胱镜评估功能状态,治疗方案可能包括间歇导尿、M受体阻滞剂或β3受体激动剂等药物,部分患者需接受膀胱扩大术或骶神经调节手术。日常需注意饮水规律,避免憋尿,并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以预防并发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