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坏疽是由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严重创伤或术后伤口。该病以肌肉组织坏死、皮下气肿及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病情进展迅速且凶险。
气性坏疽的致病菌多通过污染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中大量繁殖并释放外毒素。开放性骨折、深层肌肉撕裂伤以及战伤患者更易发病,糖尿病或血管疾病患者因局部血供差也属于高危人群。细菌产生的α毒素会破坏细胞膜,引发溶血和组织坏死,同时代谢产生的硫化氢等气体在皮下积聚形成特征性捻发音。
该病典型表现为伤处剧烈胀痛,皮肤由苍白转为紫黑色并出现内含暗红色液体的水疱。感染部位触摸有捻发感,伴随40℃以上高热、心率增快等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可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
临床治疗强调早期彻底清创,切除所有坏死组织直至健康肌肉。大剂量静脉输注青霉素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抗菌治疗,必要时采用高压氧舱治疗抑制厌氧菌繁殖。患者需严格隔离,所有敷料必须焚毁。预防关键在于创伤后及时清创并注射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对污染较重的伤口保持开放引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