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酸痛可以通过休息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按摩拉伸、适当运动等方法快速缓解。具体方法的选择需结合病因及症状严重程度,必要时建议就医检查。
1、休息调整
全身酸痛可能与过度疲劳或姿势不良有关,建议立即停止活动并卧床休息,保持正确睡姿,避免压迫肌肉。适当抬高四肢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乳酸堆积。
2、物理治疗
急性损伤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慢性劳损或运动后酸痛可使用热敷,用40℃左右的热水袋敷于肌肉紧绷处,每日2-3次。泡温水澡(38-40℃)15分钟也能放松全身肌肉。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痉挛引起的酸痛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中成药如追风透骨丸、舒筋活血片等需经中医辨证使用。
4、按摩拉伸
用掌根沿肌肉走向进行推按,配合拇指点按阿是穴。下肢酸痛可重点按摩足三里、承山穴,上肢可揉按合谷、手三里。拉伸运动需缓慢进行,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注意避免过度牵拉。
5、适当运动
久坐导致的酸痛可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或骑固定自行车10-15分钟。瑜伽中的猫牛式、下犬式能有效舒展全身肌肉。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饮料,并按1:3比例进行冷热交替淋浴。
若酸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有发热、关节肿胀等症状,需及时排查流感、纤维肌痛综合征等疾病可能。自行用药不宜超过3天,孕妇及消化道溃疡患者需谨慎使用止痛药物,建议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理疗方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