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僵通常表现为早晨起床时关节或肌肉的僵硬、紧绷感,活动受限,可能伴有轻微疼痛。这种情况可能是睡眠姿势不当等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睡眠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肌肉和关节周围组织短暂僵硬。这种晨僵通常在起床后30分钟内通过适当活动逐渐缓解,不会伴随关节肿胀或持续性疼痛。例如,枕头高度不合适可能引发颈部僵硬,调整睡姿后症状可改善。
2、类风湿关节炎
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关节滑膜,引发慢性炎症。典型表现为对称性小关节(如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晨僵,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可能伴随关节肿胀、发热。患者可能出现"扳机指"现象,即晨起时手指屈伸困难,需温水浸泡后才能活动。治疗常需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症状。
3、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导致关节面摩擦增加,晨僵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30分钟,多累及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患者常描述起床时关节"发涩",活动初期有摩擦感,随着日常活动增加症状减轻。治疗可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同时需要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4、强直性脊柱炎
该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特征性表现为下腰部晨僵,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患者常主诉清晨翻身困难,需通过缓慢活动才能恢复脊柱灵活性,严重时可能出现脊柱强直。治疗通常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配合规律的功能锻炼,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可用于中重度患者。
若晨僵症状每周出现3次以上,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伴随关节红肿、发热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日常注意睡眠时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蜷缩姿势,冬季注意关节保暖。确诊疾病的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