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患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浅静脉扩张以及皮温升高等。这些表现通常与血栓阻塞血液回流或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1、患肢肿胀
由于血栓形成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患侧下肢,患者常出现单侧肢体明显肿胀,尤其在站立或久坐后加重。肿胀多从小腿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可能伴有紧绷感。
2、疼痛
血栓刺激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神经末梢,可引发持续性钝痛或压痛。患者在行走、按压腓肠肌(小腿肚)或足背屈时疼痛加剧,部分人群会出现痉挛性疼痛。
3、皮肤颜色改变
血液淤滞导致皮肤呈现暗红色或青紫色,常见于小腿中下段。严重时可能伴随皮肤光泽度增加,甚至出现局部色素沉着,长期未治疗者可能形成淤积性皮炎。
4、浅静脉扩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机体通过浅表静脉建立侧支循环,导致皮下静脉明显凸起、迂曲,在站立时尤为显著。部分患者可在体表触及条索状硬结。
5、皮温升高
血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使患肢皮肤温度较健侧升高1-2℃,触摸时可感知明显温差。若合并感染,可能出现全身性发热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避免按摩或剧烈活动,防止血栓脱落。建议及时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可通过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弹力袜压迫治疗等方式改善循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遵医嘱规范治疗可有效降低肺栓塞等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