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吃花蛤有哪些医疗益处和风险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花蛤作为常见的海产品,通常具有补充营养、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等益处,但也可能存在过敏、重金属污染、引发肠胃不适等风险。日常食用需结合自身情况,并注意食材的处理方式。

1、补充营养

花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2及锌等矿物质,适量食用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其低脂肪特性也适合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人群。

2、改善贫血

花蛤中较高的铁元素含量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维生素B12可辅助红细胞生成,对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但需配合药物治疗。

3、增强免疫力

所含的锌元素参与免疫细胞分化和抗体产生,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清除自由基,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1、过敏风险

部分人群对贝类蛋白质存在过敏反应,食用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既往有海鲜过敏史者需严格避免食用。

2、重金属污染

作为滤食性生物,花蛤易在腮部和消化腺蓄积铅、镉等重金属。长期大量食用可能造成重金属在体内积累,影响神经系统和肾脏功能。

3、肠胃不适

花蛤性寒且富含蛋白质,过量食用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未充分烹煮或变质的花蛤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导致急性胃肠炎。

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鲜活花蛤,烹饪前用盐水浸泡吐沙并彻底加热。痛风患者需控制摄入量,儿童及孕妇应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花蛤。若出现过敏或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处理。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