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曲霉素中毒是怎么回事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黄曲霉素中毒是由于摄入或接触黄曲霉毒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反应。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常见于霉变的谷物、坚果等食物中,毒性强且具有致癌性。

1、摄入污染食物

黄曲霉素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用被黄曲霉污染的食品。玉米、花生、大米等谷物在高温潮湿环境下储存时易滋生黄曲霉菌,尤其当食物表面出现绿色霉斑时毒素含量较高。家庭自制发酵食品或小作坊加工的粮油制品若保存不当也可能被污染。

2、长期接触污染环境

从事粮油加工、饲料生产等行业的工作者可能通过呼吸道或皮肤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这种情况下毒素会逐渐在体内蓄积,导致肝功能异常,增加肝癌发生风险。接触污染饲料的禽畜肉类也可能成为间接感染源。

3、误食霉变食物

部分轻微霉变的食物肉眼难以察觉,如花生内部霉变或坚果仁局部变质。高温烹饪无法完全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食用后可能出现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呕吐、腹痛、黄疸等肝功能损害表现,严重者可引发肝性脑病。

日常应注意检查食品保存状态,避免食用霉变或过期的粮油制品。储存谷物时应保持环境干燥通风,可将食物密封后置于阴凉处。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肝区不适或消化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测和毒素筛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