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门是婴儿颅骨间尚未完全闭合的柔软区域,主要由结缔组织膜覆盖。通常包括前囟和后囟两部分,前囟位于头顶前部,后囟靠近枕骨。这一结构为胎儿头部通过产道提供弹性空间,并在婴儿早期大脑快速发育时起到缓冲作用。
1、位置与结构
前囟呈菱形,由额骨和顶骨之间的缝隙构成,出生时直径约1~3厘米;后囟为三角形,由顶骨和枕骨交汇形成,多数在出生后2~3个月闭合。这些区域的触感柔软,肉眼可见轻微搏动,与颅内血管活动相关。
2、发育过程
囟门随颅骨骨化逐渐缩小,前囟通常在12~18个月闭合,最晚不超过24个月。闭合过早可能提示颅缝早闭,影响脑部发育;延迟闭合需排查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
3、临床意义
医生通过观察囟门张力判断颅内压,凹陷可能提示脱水,膨隆需警惕脑膜炎或颅内出血。测量头围时需避开该区域,日常护理应避免按压或撞击,沐浴时可轻柔清洁表面乳痂。
家长需定期监测囟门闭合进度及形态变化,若发现异常隆起、凹陷或超过2岁未闭合,应及时至儿科就诊。避免给婴儿使用过硬枕头,穿戴帽子时注意松紧度,以保护这一特殊生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