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马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黄白色颗粒状隆起。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可自行消退。
马牙多出现在新生儿牙龈边缘或上腭部位,呈米粒大小的凸起,质地较硬且无痛感。其形成主要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细胞堆积有关,并非真正的牙齿结构。部分婴儿可能同时存在多个马牙,但这些颗粒不会影响吮吸功能,也不会引发发热等全身症状。需注意与鹅口疮进行鉴别,后者常伴随乳凝块样斑膜且擦拭后易出血。
日常护理中应避免用针挑破或用力擦拭马牙,以免造成黏膜损伤引发感染。哺乳后可用清洁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口腔,保持口腔卫生。若发现马牙周围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表现,或婴儿出现拒食、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儿科检查。绝大多数情况下,马牙会在出生后2-3周内自然脱落,家长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