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皮肤淀粉样变是什么病

刘琴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由于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在皮肤真皮层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代谢异常或免疫系统紊乱有关,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密集的褐色丘疹、斑块或苔藓样改变,常伴有明显瘙痒。

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通常局限于皮肤,而继发性可能与系统性淀粉样变相关。典型皮损多发生在四肢伸侧、背部等部位,皮肤表面粗糙呈“鹅卵石”样外观。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切片经刚果红染色后可见真皮层淀粉样物质沉积。治疗方法以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维A酸类药物为主,顽固性皮损可采用冷冻治疗或激光治疗,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

日常护理中应避免反复搔抓刺激皮损部位,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若皮损范围持续扩大或出现破溃渗液,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排查系统性病变风险。患者需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诊评估病情进展,切勿自行使用强效激素类药物以免引发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