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寒冷环境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多发生于手指、脚趾、耳廓等肢体末端。长期暴露于低温或潮湿环境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皮肤损伤。
冻疮的发生与寒冷刺激下血管异常收缩有关。当皮肤温度骤降时,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血液流通受阻,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此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复温后血管反弹性扩张,血液外渗至组织间隙,形成特征性红斑、肿胀。典型症状包括受冻部位出现紫红色斑块,伴有灼热、瘙痒感,严重者可发展为水疱、溃疡。易感因素包含环境湿度较高、末梢循环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以及存在雷诺病等基础疾病。
日常应注意保持手足干燥温暖,穿戴防风防水手套鞋袜。冬季外出前可涂抹凡士林等保湿剂,避免穿戴过紧的衣物影响血液循环。已发生冻疮者可遵医嘱使用肝素钠软膏、维生素E乳膏促进恢复,出现破溃感染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清创处理。既往有冻疮病史者,建议每年入冬前加强肢体保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