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作为中药材,一般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平抑肝阳以及改善睡眠等功效和作用。其临床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
1、养血调经
白芍味酸,主入肝经,中医认为其能补益肝血,调理冲任二脉,适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经血量少或闭经等情况。现代研究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发挥作用。
2、柔肝止痛
该药材具有疏解肝郁、缓解挛急的特性,对于肝气郁结导致的胁肋胀痛、腹部拘急疼痛有缓解效果,常与甘草配伍增强止痛作用,对应现代医学中的平滑肌痉挛缓解机制。
3、敛阴止汗
白芍酸收之性可固摄津液,常用于治疗阴虚盗汗、表虚自汗等证候。药理实验显示其含有的芍药苷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异常出汗。
4、平抑肝阳
在中医肝阳上亢证候中,白芍能抑制过亢的肝阳,改善头晕目眩、耳鸣等高血压相关症状,其作用可能与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有关。
5、改善睡眠
通过养血柔肝、平抑肝火的综合作用,白芍可缓解肝血不足或肝火扰心导致的失眠多梦,现代研究显示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可能具有轻度镇静作用。
使用白芍需注意,其性微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配伍使用,避免与藜芦等相反药物同用。煎煮时需注意先煎或后下等特殊煎法要求,以确保有效成分的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