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频率或收缩顺序出现异常,可能与生理性因素、心脏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有关。其具体含义及原因如下:
1、生理性原因
健康人群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饮用咖啡等情况下,可能因交感神经兴奋引发短暂心律不齐,通常表现为偶发心悸、心跳加快,休息后可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
2、心脏疾病
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病变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房颤、室性早搏等持续性心律不齐。患者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遵医嘱使用胺碘酮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3、其他疾病因素
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干扰心肌电生理活动,引发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等异常心律。这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甲亢患者需服用甲巯咪唑片,低钾血症患者需补钾。
若频繁出现心慌、头晕或晕厥等症状,建议及时至心血管内科就诊。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限制酒精及浓茶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心脏节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