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的厚度通常随月经周期变化而不同,不同生理阶段的正常范围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期、增殖期、分泌期及绝经后均有不同标准,需结合具体时期判断。
1、月经期
月经期子宫内膜处于脱落阶段,厚度通常为1-4mm。此时子宫内膜功能层随经血排出,基底层逐渐开始修复,超声检查可见内膜线状或薄层回声。
2、增殖期
月经结束后进入增殖期(卵泡期),厚度约5-7mm。此阶段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增生,血流逐渐丰富,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
3、分泌期
排卵后进入分泌期(黄体期),厚度可达7-14mm。孕激素分泌使内膜血管迂曲、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松软的海绵状结构,若未受孕则会再次脱落形成月经。
4、绝经后
绝经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正常内膜厚度通常不超过5mm。若绝经后内膜厚度超过5mm且伴异常出血,需警惕内膜病变可能,建议及时进行诊刮或宫腔镜检查。
日常可通过超声监测内膜厚度,但需注意单次测量结果需结合月经周期阶段、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若出现经量异常、绝经后出血或内膜持续增厚等情况,建议尽早就医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