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抗凝药物有哪些?

王喜福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抗凝药物通常有肝素类药物、华法林、直接口服抗凝药等,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血液凝固,适用于预防或治疗血栓性疾病。

1、肝素类药物

肝素类药物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来抑制凝血酶形成。普通肝素起效快,常用于急性血栓形成期的治疗,需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即可,生物利用度较高,多用于术后血栓预防。此类药物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出血风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2、华法林

华法林属于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发挥抗凝作用。该药口服使用,常用于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长期抗凝治疗。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并根据结果调整剂量。华法林易受食物和药物影响,例如绿叶蔬菜可能减弱其效果,需严格遵医嘱控制饮食。

3、直接口服抗凝药

包括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可直接抑制凝血因子Ⅹa或Ⅱa,无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这类药物起效快,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严重肝病患者禁用。与肝素和华法林相比,其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表现。若需进行侵入性操作或手术,应提前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更改剂量或突然停药,以免引发血栓或出血事件。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