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血、腹痛、腹泻、便秘或肠梗阻等表现,建议及时就诊检查。
1、便血
肠道息肉表面血管破裂或摩擦出血可能导致便血,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颜色多为鲜红或暗红。长期少量出血可能引发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
2、腹痛
较大的息肉可能因牵拉肠壁或引发肠套叠,导致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多位于下腹部,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
3、腹泻
息肉刺激肠黏膜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中可能带有黏液。若继发感染可能出现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
4、便秘
体积较大的息肉可能阻塞肠腔,导致排便困难、粪便变细等症状。长期便秘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5、肠梗阻
当息肉体积过大或引发肠套叠时,可能完全堵塞肠腔,出现停止排气排便、剧烈腹痛、呕吐及腹胀等急症表现,需立即就医处理。
日常应注意观察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变化,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若出现持续腹痛、反复便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必要时通过内镜或手术切除息肉并进行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