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体重减轻等,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具体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与病变累及肠道的部位有关,病情较轻者可能仅有排便次数增多,而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1、腹泻
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次以上。病变累及直肠时,可能仅表现为排便频繁但粪便量少。
2、腹痛
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部的阵发性隐痛、钝痛,排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若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肠穿孔,可能出现剧烈腹痛并伴随腹部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表现。
3、黏液脓血便
由于结肠黏膜广泛充血、糜烂及溃疡形成,患者常排出带有黏液、脓液或血液的粪便。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大量便血,严重者每日出血量超过200ml。
4、里急后重
当病变主要累及直肠时,患者常有肛门坠胀感和排便不尽感,频繁出现便意但排便量少,这种症状在医学上称为“里急后重”。
5、体重减轻
长期慢性腹泻、营养吸收障碍以及进食后腹痛加重导致的食欲减退,可能引起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重症患者可能伴随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代谢异常。
除肠道症状外,约10%的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痛、结节性红斑、口腔溃疡等肠外表现。若出现持续超过3天的血便、高热不退或腹部膨隆伴压痛等情况,需警惕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就医进行结肠镜和血液检查。日常需注意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和刺激性食物,严格遵医嘱进行氨基水杨酸制剂或免疫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