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体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或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抗体,能够有效中和乙肝病毒,预防感染。其存在通常提示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是评估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1、保护作用
乙肝表面抗体可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合,阻止病毒进入肝细胞,从而降低感染风险。该抗体水平越高,保护效果通常越强,一般抗体滴度≥10mIU/ml即具有保护效力。
2、疫苗接种标志
接种乙肝疫苗后若检测到抗体阳性,说明免疫系统已成功产生应答。全程接种3剂疫苗后,约90%-95%接种者能产生足够抗体,保护期可持续12年以上。
3、感染恢复指征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康复后,表面抗原转阴的同时会出现表面抗体阳性。部分患者在痊愈后抗体可持续存在,但也有约5%-10%康复者抗体可能逐渐消失,需定期监测。
建议存在乙肝感染风险的人群定期检测乙肝五项指标,表面抗体阴性者应及时补种疫苗。若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窗口期或免疫抑制状态,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体定量检测和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