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体是什么?

杨文捷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黄体是女性排卵后由卵泡结构转化形成的暂时性内分泌腺体,在月经周期和妊娠中起重要作用。它主要由卵泡破裂后残留的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转化而来,能够分泌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以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

黄体的形成始于排卵后,卵泡壁在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发生结构变化,细胞体积增大并富含类脂质,形成黄体细胞。此时黄体会持续发育约7-8天,直径可达1-2厘米,表面呈特征性黄色。其分泌的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提供条件;同时抑制新的卵泡发育,维持妊娠早期稳定性。

若排卵后未发生受精,黄体在月经周期第22-24天开始退化,细胞逐渐凋亡并被结缔组织替代,形成白色瘢痕组织(白体)。此时体内激素水平骤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月经。若成功受孕,胚胎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延长黄体寿命至妊娠10周左右,直至胎盘完全形成。

建议女性在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异常子宫出血或不孕等情况时,及时就医检查黄体功能。临床上可通过血液孕酮检测、超声监测黄体体积等方法评估其功能状态。备孕女性需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这些因素可能影响黄体正常发育。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