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系统是临床输血中最重要的血型分类依据,其与输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型分类、输血原则以及输血反应三个方面。正确匹配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关键。
1、ABO血型分类
ABO血型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A型血红细胞含有A抗原,血浆中存在抗B抗体;B型血含B抗原和抗A抗体;AB型血同时有A、B抗原,但无抗体;O型血无A、B抗原,但含抗A和抗B抗体。这种抗原-抗体的对应关系直接影响输血相容性。
2、输血基本原则
输血需遵循同型输注原则,即A型输给A型,B型输给B型。特殊情况下,O型红细胞因不含A/B抗原,可作为“万能供血者”紧急输注给其他血型;AB型血浆中无抗体,可接受所有血型的红细胞,称为“万能受血者”。但大量输血时仍需坚持同型输注,避免抗体积累。
3、溶血反应风险
若血型不匹配,如将A型血输给B型受血者,受血者血浆中的抗A抗体会与供血红细胞的A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红细胞破裂,引发血红蛋白尿、肾衰竭等溶血反应。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在实际临床输血中,除ABO血型配型外,还需进行Rh血型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即使同型输血,也可能因其他血型系统不合或抗体效价过高引发反应。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输血规范操作,输血前需由医护人员反复核对血型信息,确保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