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Babinski征阳性可能提示哪些疾病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Babinski征阳性通常提示锥体束受损,可能由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脑肿瘤、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引起。该体征是神经系统检查的重要指标,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脑卒中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或脑梗死,可能因出血灶或缺血病灶压迫锥体束,导致对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并出现Babinski征阳性。患者常伴有偏瘫、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需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聚集及手术清除血肿等。

2、脊髓损伤

外伤、炎症或肿瘤引起的脊髓损伤可破坏锥体束传导功能,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Babinski征阳性,同时伴随感觉丧失、肌张力增高和排尿障碍。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手术减压、激素冲击或康复训练,常用药物包括甲泼尼龙、维生素B12等。

3、多发性硬化

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若累及大脑或脊髓运动传导束,可能出现Babinski征阳性,同时存在视力下降、共济失调等症状。确诊依赖MRI和脑脊液检查,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干扰素类药物。

4、脑肿瘤

额叶或脑干肿瘤压迫锥体束时,可引起同侧或对侧Babinski征阳性,伴随头痛、癫痫发作及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配合放疗或化疗,如替莫唑胺等化疗药物常用于胶质瘤治疗。

5、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该病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变性导致Babinski征阳性,同时出现肌肉萎缩、肌束震颤等症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可通过利鲁唑延缓病情进展,并辅以呼吸支持和营养管理。

若出现Babinski征阳性,建议立即进行头颅或脊髓影像学检查、肌电图等评估,明确病因后由神经内科或外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自行使用神经类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神经损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