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BMI指数与健康关系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BMI指数是评估体重与身高比例的常用指标,其与健康的关系密切,通常能反映营养状况及潜在疾病风险。BMI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增加健康问题发生的概率,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BMI的正常范围为18.5-23.9,低于18.5可能提示营养不良、贫血或骨质疏松风险增加,这类人群易出现免疫力下降、月经紊乱等问题。而BMI≥24属于超重,可能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脂肪堆积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当BMI≥28时达到肥胖标准,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显著相关,内脏脂肪过多还会引发慢性炎症反应。

需注意的是,BMI无法区分肌肉和脂肪比例,运动员或健身人群可能因肌肉量高出现“虚假肥胖”数值。腰围、体脂率等指标可弥补其局限性。亚洲人群因体型特点,BMI≥23时糖尿病风险已开始上升。

建议定期监测BMI变化,结合腰围(男性小于85cm、女性小于80cm)综合判断。日常保持均衡饮食与规律运动,避免极端节食或暴饮暴食。若BMI异常且伴随头晕、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营养科就诊,通过人体成分分析等检查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