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IgA肾病临床分级标准是什么?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IgA肾病的临床分级标准通常参考牛津分型(MEST-C)及更新版分型,主要依据肾脏病理特征评估病变严重程度。该标准包括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节段性硬化、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以及细胞或纤维细胞性新月体等指标。

1、系膜细胞增生

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分为M0和M1。M0指系膜区细胞增生不超过4个/系膜区,M1则超过4个/系膜区。系膜增生程度与蛋白尿水平和肾功能进展相关,增生越显著提示预后相对较差。

2、内皮细胞增生

内皮细胞增生分为E0和E1。E0表示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E1指存在内皮细胞增生或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内皮增生常与急性肾损伤风险增加有关,可能反映炎症活动性较高。

3、节段性硬化

分为S0和S1。S0指无节段性肾小球硬化,S1表示至少一个肾小球存在节段性硬化或粘连。节段性硬化可能加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需警惕肾功能恶化风险。

4、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

分为T0-T2三级。T0为间质纤维化或肾小管萎缩范围小于25%,T1为25%-50%,T2>50%。该指标直接反映慢性肾脏病进展阶段,间质损伤越广泛,肾功能预后越差。

5、细胞或纤维细胞性新月体

分为C0、C1、C2。C0指无新月体,C1为新月体比例小于25%,C2≥25%。新月体形成提示活动性病变,需积极免疫抑制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

IgA肾病的病理分级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确诊后应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通过重复肾活检动态观察病理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