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包括去除诱因、药物治疗、成分输血、防治感染以及骨髓移植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日常还需注意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
1、去除诱因
若白细胞减少由药物、感染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积极治疗原发感染。例如抗甲状腺药物、化疗药物等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停药后白细胞水平可能逐渐恢复。
2、药物治疗
对于免疫因素或不明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可遵医嘱使用利可君片、鲨肝醇片、维生素B4片等升白细胞药物。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免疫调节剂。
3、成分输血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1.0×10⁹/L或合并严重感染时,可能需要输注白细胞悬液。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者需立即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
4、防治感染
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体温>38℃)或寒战等症状时,需及时进行血培养检查并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
5、骨髓移植
对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严重病例,如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患者,在符合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白细胞减少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避免擅自服用可能影响血象的药物。日常需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及新鲜蔬果。若出现反复感染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到血液科就诊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