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作为临床常用药物,一般具有止血、抗利尿、促进子宫收缩、治疗尿崩症以及升高血压等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所含的加压素和缩宫素成分密切相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止血
垂体后叶素可通过收缩内脏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减少局部血流量,从而发挥止血作用。该作用常用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支气管扩张咯血等疾病。药物起效较快,但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2、抗利尿
该药物中的加压素能增强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液排出量。对于尿崩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多尿、烦渴等症状,但需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以防低钠血症。
3、促进子宫收缩
垂体后叶素中的缩宫素成分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用药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引发强直性宫缩。
4、治疗尿崩症
通过补充抗利尿激素,可显著改善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排尿异常。对于肾性尿崩症患者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药物效果可能受限。
5、升高血压
血管收缩作用可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暂时性提升血压。该特性常用于抢救休克患者,但需注意可能加重心脏负荷,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使用垂体后叶素时需严格遵循医嘱,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若出现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