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而论。通常情况下,低强度、短时间的次声波接触不会产生明显危害,但高强度或长期暴露可能引发不适。
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人体虽不易直接察觉,但可能通过共振影响内脏器官。在80分贝以下的低强度环境中,多数人无明显症状。长时间暴露于100分贝以上的次声环境可能引发头痛、恶心和注意力下降,这与内耳前庭系统受干扰有关。特定人群如孕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次声更敏感,可能出现心率异常或血压波动,2018年《环境健康展望》的研究显示,持续暴露于高强度次声可使血压升高10-15mmHg。
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产生的次声通常强度较低,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在工业环境或特殊场所需做好防护,接触后若出现持续耳鸣、眩晕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改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