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可能与严重的心率过缓有关,尤其是当心率过缓合并器质性心脏病、传导阻滞或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时,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正常心率范围一般为60~100次/分,若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且伴随心脏泵血不足,可能增加猝死风险。
1、严重心律失常
当心率过缓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脑部及全身器官缺血。患者可能出现晕厥、抽搐,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因长时间心脏停搏引发猝死。
2、器质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肌病等疾病本身会破坏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动过缓。此时心肌细胞处于缺血状态,容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可能在心动过缓基础上突然发生,造成心脏骤停。
3、电解质紊乱
严重的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会抑制心脏传导,加重原有心动过缓。电解质失衡会改变心肌细胞电活动,可能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等致命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猝死。
若确诊为病理性心率过缓,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日常生活中需定期监测心率,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出现头晕、黑朦等症状时,应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