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房颤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房颤患者需要注意药物治疗、心率监测、生活习惯调整、并发症预防以及定期复查等方面。通过综合管理,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并改善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

房颤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及控制心率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片、达比加群酯胶囊、胺碘酮片等,需注意不同药物的起效时间和相互作用,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或电解质指标。切勿随意增减药量或擅自停药。

2、心率监测

建议日常使用具有心率监测功能的智能手环或血压计,关注静息心率是否控制在60-100次/分钟。若出现心悸持续超过30分钟、心率>110次/分钟或小于50次/分钟,伴随头晕、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记录每日症状发作时间及诱因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g,避免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饮品。建议进行散步、太极拳等适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增幅不超过静息状态的30%。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压力,戒烟限酒。

4、并发症预防

重点防范脑栓塞风险,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观察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异常。外出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正在服用的抗凝药物。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7mmol/L以内。出现突发肢体麻木或言语不清需立即就医。

5、定期复查

每3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肝肾功能,评估心脏结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接受导管消融术后的患者,术后1个月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者应每半年检测肾功能,使用胺碘酮者需每年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肺部CT。

房颤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日用药情况、心率变化和异常症状。建议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避免独自进行游泳、登山等高风险活动。若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房颤发作,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复律治疗。保持与主诊医生的定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住院率和致残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