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可能与肾功能异常有关,通常需要进行肾功能检查、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具体检查项目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选择。
1、肾功能检查
这是评估肾脏功能的核心项目,主要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血肌酐水平可直接反映肾脏排泄能力,而肾小球滤过率可通过公式计算,进一步判断肾功能分期。若指标持续升高,可能提示慢性肾病或急性肾损伤,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2、尿液分析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异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准确测量尿蛋白排泄量,帮助判断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类型。尿沉渣镜检可观察红细胞形态,鉴别肾性血尿或非肾性血尿,对诊断肾炎、肾病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3、影像学检查
肾脏超声可直观显示肾脏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肾结石、肾积水或肾萎缩。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肾脏占位性病变或血管异常,必要时可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图评估分肾功能。对于不明原因的肌酐升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梗阻或先天性畸形。
出现肌酐升高时应尽早就诊肾内科,医生会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完善抗核抗体、补体检测等免疫学检查,或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日常需注意监测血压、限制高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所有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