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艾草和野艾蒿的疗效有何异同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艾草和野艾蒿均属于菊科蒿属植物,在传统医学中均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等功效,但具体应用范围和疗效侧重存在差异。两者均含有挥发油、黄酮类成分,可发挥抗炎、抗菌作用,但成分比例不同导致功效强弱有别。

1、温经散寒

艾草在此方面应用更广泛,其辛温之性较强,常用于艾灸疗法改善虚寒型痛经、宫寒不孕。野艾蒿虽能散寒,但效力较弱,多用于缓解轻度风寒感冒。

2、祛湿止痒

野艾蒿的燥湿功效更显著,其煎煮液外洗可改善湿疹、疥癣等皮肤瘙痒。艾草则以艾叶熏蒸为主,对关节湿痛效果更佳。

3、止血作用

艾草炭化后制成的艾叶炭是中医常用止血药,适用于崩漏、吐血等出血症。野艾蒿止血作用较弱,临床较少用于出血性疾病。

4、驱虫效果

野艾蒿含更高比例的桉油精,驱蚊效果优于普通艾草,民间常用其制作驱虫香囊。艾草则更多用于室内烟熏驱虫。

5、消化调理

艾草能温胃止呕,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脘腹冷痛。野艾蒿侧重化湿开胃,对湿阻中焦导致的食欲不振更有效。

使用建议:两者均需辨证使用,实热体质者慎用。进行艾灸时应选用道地艾草,皮肤外洗可优先考虑野艾蒿。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指导,避免自行配伍使用。孕妇使用前必须咨询专业医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