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可能对心血管健康具有调节作用,但需注意其潜在毒性。作为银杏树的种子,其在中医领域被认为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等。现代研究显示,白果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心血管系统。
1、抗氧化作用
白果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动物实验发现其提取物可降低氧化指标MDA水平,这可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2、调节血脂代谢
银杏内酯和银杏酸可能影响脂质代谢途径。临床研究显示,适量摄入可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但过量摄入反而可能引起血脂异常。
3、改善微循环
白果提取物可促进血管内皮释放一氧化氮,使血管舒张。血流动力学检测发现其能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对脑部和末梢循环改善较明显。
4、抗血小板聚集
部分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作用,可能预防血栓形成。体外实验显示,其提取物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但作用强度弱于阿司匹林。
5、双向调节血压
低剂量可能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高剂量则可能引发血管收缩。个案报道显示过量食用会导致血压异常波动,存在个体差异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白果含有氢氰酸等有毒成分,生食或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中毒。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不宜擅自作为治疗手段。日常饮食中建议控制摄入量,烹饪时需充分加热破坏毒性成分,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