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作为中医传统理疗工具,一般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及调节气血等功效和作用。其通过特定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可达到改善局部循环的效果。
1、温经通络
砭石的热导效应能深入肌肤组织,促进经络气血运行。通过加热后接触皮肤,可有效缓解寒凝气滞引起的四肢厥冷,特别适合治疗风寒湿痹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
2、散寒除湿
砭石疗法通过提升局部组织温度,加速寒湿邪气排出。在腰背部的刮痧应用中,能明显改善寒湿困阻引发的肌肉僵硬,配合艾灸效果更显著。
3、活血化瘀
砭石边缘的钝圆设计在推拿时可增强机械刺激,促进毛细血管扩张。临床观察发现其对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形成的淤血斑块有消散作用,能加速受损组织修复。
4、消肿止痛
通过特定频率的振动传导,砭石能调节神经末梢敏感性。在急性踝关节扭伤48小时后使用,可有效减轻组织液渗出,缓解胀痛症状。
5、调节气血
持续的低频刺激可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双向调节血液循环状态。针对气血虚弱患者,配合足三里等穴位施术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全身微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砭石疗法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力度和部位选择不当可能造成皮肤损伤。建议结合个体体质特点,配合针灸、中药等综合治疗方案。孕妇腰骶部、皮肤破损处及凝血功能障碍者应避免使用此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