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长期卧床患者、手术后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高龄人群以及妊娠期女性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1、长期卧床患者
长期卧床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局部血液淤滞,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此类患者可通过定时翻身、被动活动肢体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2、手术后患者
外科手术尤其是骨科、肿瘤科手术可能损伤血管内皮,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加上麻醉影响静脉血流,易诱发血栓。建议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同时可穿戴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治疗仪。
3、恶性肿瘤患者
肿瘤细胞释放促凝物质,化疗、放疗等治疗也可能加重血液高凝状态。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预防。
4、高龄人群
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流缓慢,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栓风险显著增加。鼓励适当运动,控制基础疾病,减少久坐时间。
5、妊娠期女性
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同时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建议孕妇穿着医用弹力袜,分娩后根据情况尽早下床活动。
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筛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预防方案,避免突然停止活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