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抗利尿激素在人体中主要参与水分的重吸收和体液平衡的调节,其作用包括减少尿量、维持血容量、调节血压及电解质平衡等。当血液渗透压升高或血容量减少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帮助机体适应内环境的变化。

1、促进水的重吸收

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集合管细胞,通过激活水通道蛋白,增加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减少尿液排出量。这一机制在脱水或高渗状态下尤为重要,可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流失。

2、维持血容量及血压

当血容量下降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通过保留水分提升循环血量,间接维持血压稳定。例如在出血、呕吐或腹泻导致体液丢失时,该激素可发挥代偿性调节作用。

3、调节电解质平衡

抗利尿激素通过调控水的重吸收影响血浆渗透压,进而调节钠离子等电解质浓度。当血液钠浓度过高时,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水分滞留以稀释血液。

4、参与应激反应

在创伤、疼痛或急性感染等应激状态下,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可能异常升高。这种生理反应有助于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但持续过量可能导致低钠血症。

5、病理状态下的作用异常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患者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引发水中毒;而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因激素缺乏,每日尿量可达4-10升,需通过替代治疗补充激素。

若出现多尿、烦渴或不明原因的低钠血症,建议及时检测抗利尿激素水平。临床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方案,如中枢性尿崩症常用去氨加压素治疗,而SIADH患者需限制液体摄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