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患者可通过避免接触皮损、注意个人卫生、使用防护措施、避免共用物品以及及时治疗等方式降低传染风险。具体措施需根据疱疹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1、避免接触皮损
疱疹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尤其是水疱或溃疡部位的分泌物。患者应避免用手触摸患处,接触后需立即洗手。未感染者需避免与患者皮损部位接触,如亲吻、性接触等。
2、注意个人卫生
患者需每日用清水清洗患处,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物、毛巾等贴身物品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晾晒,高温烫洗或消毒剂浸泡可杀灭病毒。孕妇患生殖器疱疹时,分娩前后需加强会阴部清洁。
3、使用防护措施
性传播是单纯疱疹病毒2型的主要传染途径。性行为中正确使用乳胶安全套可减少70%以上传染风险,但需注意安全套未覆盖的皮肤区域仍可能传播病毒。口腔疱疹发作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
4、避免共用物品
疱疹病毒可在湿润环境中存活数小时。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唇膏、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家庭内座便器需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游泳池等公共场所使用后应充分冲洗皮肤。
5、及时规范治疗
急性期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泛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排毒时间。反复发作患者可进行长期抑制治疗,降低病毒活跃度。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时需尽早就医。
疱疹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在症状发作期传染风险最高。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若家庭成员或性伴侣出现瘙痒、簇集水疱等症状,应及时进行病毒检测并采取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