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预防通常可以通过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控制糖分摄入、定期口腔检查以及窝沟封闭等方法实现。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细菌滋生和牙齿脱矿,从而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1、正确刷牙
建议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龈沟,短距离水平颤动清洁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刷牙时注意清洁牙齿的颊面、舌面和咬合面,避免遗漏牙缝和牙龈线附近的食物残渣。
2、使用含氟牙膏
氟化物能与牙齿表面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氟磷灰石,增强牙釉质抗酸蚀能力。建议选择含氟量在0.1%左右的牙膏,3岁以下儿童使用米粒大小剂量,6岁以上可使用豌豆大小剂量。但需注意高氟地区人群应咨询医生后再使用。
3、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每日蔗糖、果糖等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特别是避免在两餐之间频繁食用粘性糖果、糕点等零食。碳酸饮料会加速牙釉质脱矿,建议饮用后及时漱口。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中隐藏的糖分含量,如葡萄糖浆、麦芽糖等成分。
4、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6个月到1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通过探诊和X线片可发现早期邻面龋。洁牙能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对于儿童建议3岁起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孕妇群体更需加强检查频次,预防妊娠期牙龈炎继发龋齿。
5、窝沟封闭
针对6-12岁儿童新萌出的恒磨牙,使用流动树脂材料封闭牙齿咬合面的深窝沟。封闭剂能在牙齿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止细菌和食物残渣进入沟隙。数据显示窝沟封闭可使龋齿发生率降低80%,建议在牙齿完全萌出后6个月内进行效果最佳。
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钙、磷的乳制品摄入。出现牙齿敏感或牙面黑斑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处理。对于易患龋齿的高危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氟漱口水或接受专业涂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