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中的酶类物质,主要参与糖代谢过程,并在能量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临床意义、检测方法及异常处理方式如下:
1、分布广泛
乳酸脱氢酶广泛分布于心脏、肝脏、骨骼肌、肾脏和红细胞等组织中。当这些组织发生损伤或病变时,细胞内的酶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
2、功能明确
在糖代谢过程中,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的可逆转化,帮助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通过糖酵解途径生成能量。这一过程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尤其在运动时骨骼肌的能量供应中作用显著。
3、临床意义
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常用于评估组织损伤程度。急性心肌梗死、肝炎、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数值升高。临床常结合同工酶分析判断具体受损部位,如LDH1升高提示心肌损伤,LDH5升高多与肝脏疾病相关。
4、检测方法
临床主要通过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检测前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溶血影响结果准确性。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不同存在差异,通常成人为125-220U/L。
5、异常处理
若检测值异常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如肌钙蛋白、肝功能等综合判断。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数值在发病后24-48小时达高峰;肝炎患者随着治疗好转,数值会逐渐下降。持续性升高需警惕肿瘤可能。
发现乳酸脱氢酶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检查。日常需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肌肉损伤,肝炎患者应严格戒酒,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规律服药。检测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验指标综合分析,不建议自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