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通过收缩血管、促进凝血、减少局部血流、抑制纤溶活性以及应急止血等机制减少出血,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收缩血管
肾上腺素可激活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促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从而减少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这种血管收缩作用能快速降低创面血流,为后续止血措施争取时间。
2、促进凝血
肾上腺素能暂时增强血小板活性,加速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促进纤维蛋白形成。同时局部使用可增加血液黏稠度,使凝血过程更为迅速高效。
3、减少局部血流
通过收缩血管和减缓心率的双重作用,降低出血部位的血流压力。这种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有效减少新鲜出血量,特别适用于浅表伤口止血。
4、抑制纤溶活性
肾上腺素可适度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延缓血凝块的分解过程。这种抗纤溶作用能延长已形成血栓的稳定性,防止再出血发生。
5、应急止血
在急性出血情况下,肾上腺素作为机体应激反应的重要介质,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启动全身性止血机制。这种应急反应可协同其他凝血因子共同发挥作用。
使用肾上腺素止血需注意适应症,通常以1:10万浓度局部浸润或联合局麻药使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避免引起血压骤升或心律失常。反复使用可能导致组织缺血坏死,建议在专业医疗指导下规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