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疼痛和痛苦在康复上有何异同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疼痛和痛苦在康复过程中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本质区别。两者均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疼痛更多指向生理感受,而痛苦常涉及心理层面的体验,其康复策略需根据具体表现制定。

1、治疗目标的一致性

两者康复均需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疼痛康复常联合麻醉科、康复科进行药物干预和物理治疗,如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关节炎疼痛,配合超声波促进局部循环。痛苦的心理康复则需要精神科医师与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抑郁情绪,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孤独感。

2、评估体系的差异性

疼痛可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量化评估,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炎症部位的温度变化。痛苦则需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量表(GAD-7)等心理测评工具,结合脑电图监测前额叶皮层活动等生物反馈技术,评估情绪障碍程度。

3、干预手段的特殊性

顽固性疼痛可能采用神经阻滞术或脊髓电刺激等侵入性治疗,例如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痛苦的康复则侧重非药物干预,如正念训练可降低皮质醇水平23%,团体治疗能使社交焦虑缓解率提升40%。但重度抑郁伴躯体化症状时,需联合文拉法辛等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康复过程中需注意疼痛与痛苦的相互转化机制,慢性腰痛患者继发焦虑障碍的发生率达38%。建议定期进行身心联合评估,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阶段性目标,疼痛持续超1个月或出现睡眠障碍、兴趣减退等表现时,应及时至疼痛科或心理科就诊,避免单一科室诊治导致的康复盲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