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的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或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常见的感染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具体表现如下:
1、呼吸道感染
细菌侵入鼻腔、咽喉或肺部时,可能出现咳嗽、咳黄痰、咽喉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肺炎,伴随胸痛、呼吸急促和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2、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或肾脏发生细菌感染时,典型症状包括排尿灼热感、尿频、尿液浑浊或带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腰背部疼痛,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常伴有寒战和体温升高。
3、皮肤软组织感染
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可能形成疖肿或蜂窝组织炎。感染灶中心可见脓液积聚,周围皮肤温度升高,触碰时疼痛加剧。
4、消化系统感染
肠道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性状改变为稀水样或黏液便。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严重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症状。
5、全身性症状
多数细菌感染会引发免疫反应,出现体温升高、畏寒、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血液感染时可能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脓毒症表现,需立即就医。
若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天、意识模糊、皮疹扩散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细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