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检查的禁忌症通常包括对造影剂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检查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这些禁忌症可能影响检查的安全性,需在检查前充分评估。
1、对造影剂过敏
部分患者可能对碘造影剂存在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疹、瘙痒,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此类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过敏史,必要时改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方式。
2、严重肾功能不全
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因排泄障碍导致造影剂肾病。对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1.73m²的患者,需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检查后需加强水化治疗促进造影剂排出。
3、凝血功能障碍
存在血小板减少(小于50×10^9/L)或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的患者,血管穿刺部位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此类患者需先纠正凝血功能,必要时在检查前后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
4、无法配合检查
躁动型精神障碍、严重脊柱畸形或呼吸衰竭无法平卧的患者,可能因身体移动影响成像质量,增加导管操作风险。这类情况需先进行镇静处理或选择替代检查方案。
5、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血钾小于3.0mmol/L)或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造影剂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甲亢危象。需先纠正电解质失衡,甲亢患者需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后再行检查。
进行心脏造影前需完善过敏试验、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妊娠期女性、急性心肌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也需谨慎评估,检查后应密切监测穿刺部位出血情况及肾功能变化,出现胸闷、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