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女性通常可以选择瑜伽、散步、游泳等运动方式进行调理,但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强度。若月经不调由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瑜伽
瑜伽通过拉伸和呼吸调节,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内分泌功能。部分体式如束角式、猫牛式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对月经周期紊乱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建议每周练习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经期应避免倒立体式。
2、散步
每日30-60分钟的中速散步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子宫供血状态。这种低强度有氧运动可调节雌激素水平,特别适合体质较弱或长期久坐的月经不调人群。建议选择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穿着舒适运动鞋。
3、游泳
蛙泳、自由泳等水中运动可通过水压按摩腹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每周2-3次、每次不超过45分钟的游泳锻炼,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但需注意水温保持在28℃以上,避免经期游泳。
运动调理需配合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若运动后出现月经量骤增、周期混乱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停止并就诊。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