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熬夜可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心脏健康与规律的作息密切相关,长期睡眠不足或昼夜节律紊乱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心血管系统。
1、血压升高
熬夜时交感神经持续处于兴奋状态,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长期血压波动可能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提供病理基础。
2、炎症反应增强
睡眠剥夺会激活免疫系统,促进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释放,这些物质可加剧动脉壁炎症反应,促使斑块形成并增加斑块不稳定性。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昼夜节律失调会改变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平衡状态,降低心率变异性。这种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导致恶性室性心动过速。
建议保持每日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连续熬夜。若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需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对于已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更需重视规律作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