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MR检查对血管疾病诊断有何作用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MR检查在血管疾病诊断中通常具有无创性成像、高分辨率显示血管结构、多平面评估病变、血流动力学评估以及鉴别诊断复杂病变等作用,有助于发现动脉瘤、动脉狭窄、血管畸形等多种病变。

1、无创性成像

MR检查无需穿刺或插管,通过磁场和射频波生成血管图像,可避免传统血管造影的创伤性操作。部分情况下需注射少量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但整体安全性较高,尤其适合肾功能不全或对碘剂过敏的患者。

2、高分辨率显示血管结构

该检查可清晰呈现血管壁形态、斑块成分及血栓位置,例如能分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脂质核心和纤维帽。对于颅内微小动脉瘤或颈动脉早期狭窄,其检出率可达90%以上。

3、多平面评估病变

MR支持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等多角度成像,可立体显示血管病变的空间关系。例如在评估下肢动脉狭窄时,能准确测量病变长度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4、血流动力学评估

通过相位对比技术,MR可量化血流速度和方向,判断狭窄处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这种功能在诊断脑动脉狭窄后血流代偿情况,或评估主动脉瓣反流时具有独特优势。

5、鉴别诊断复杂病变

MR能区分血管源性肿瘤与真性动脉瘤,识别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对于血管炎引起的管壁增厚或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瓣,其诊断特异性显著高于普通超声检查。

进行MR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检查结果需由影像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验指标综合判断,必要时联合CT血管造影或DSA检查明确诊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