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缓解肩颈疼痛通常有一定作用,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需结合疼痛原因综合判断。其作用机制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相关,可作为辅助疗法使用。
1、寒湿或气滞血瘀型疼痛
中医认为肩颈疼痛多因局部受寒或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驱散寒湿,促进经络通畅。对于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肌肉僵硬,艾灸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乳酸堆积引起的酸痛。
2、慢性劳损性疼痛
针对长期姿势不良引发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艾灸可通过热渗透作用松解粘连组织。临床观察显示,配合推拿治疗时,约65%患者疼痛评分下降2级以上,但需连续治疗2-4周才能显现效果。
3、神经根型颈椎病
对于颈椎退变压迫神经引起的放射性疼痛,艾灸单独使用效果有限。研究发现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时,可降低30%的疼痛复发率,但急性发作期需避免热刺激,防止炎症加重。
艾灸治疗时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避免低温烫伤风险。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应及时进行颈椎MRI检查排除严重器质性病变。治疗期间需注意颈部保暖,配合适度的颈部功能锻炼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