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改善宫寒一般有一定帮助。中医认为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本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气血运行缓解宫寒症状,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艾灸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特定穴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子宫及周围组织的供血状态。其温通效应能缓解因寒邪凝滞引起的痛经、经血不畅等问题。对于卵巢功能减退导致的宫寒,艾灸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挥辅助调理作用。但若宫寒由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则需结合其他治疗。
进行艾灸治疗时建议选择关元、气海、子宫等穴位,每次15-30分钟为宜。月经量过多或处于经期时应暂停使用。若伴有严重痛经、不孕等情况,应及时到妇科进行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等规范诊疗,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中药调理或西医治疗,避免单纯依赖艾灸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