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在潜伏期期间仍然可以通过输血传播。虽然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血液中已经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具备传染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1、潜伏期的传染性
艾滋病潜伏期通常为2-10年,此时感染者体内HIV病毒持续复制,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可能较高。即使未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病毒仍可通过血液传播给他人。
2、输血传播的条件
当含有HIV的血液直接输入健康人体内时,病毒会通过血液接触侵入宿主细胞。潜伏期感染者献血后,若血液未经过严格筛查,接受输血者感染风险极高。研究显示,输入HIV阳性血液的感染率可达95%以上。
3、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我国自1998年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采用核酸检测技术(NAT)和抗体检测双重筛查,窗口期已缩短至11天左右。正规血站对每份血液标本进行HIV、乙肝、梅毒等检测,有效阻断了99%以上的经血传播风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非法采供血机构可能存在检测漏洞。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输血治疗,献血前应主动进行HIV检测。若发生高危暴露行为(如输入不明来源血液),72小时内可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阻断药物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