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膀胱结石,但长期频繁憋尿可能增加膀胱结石形成的风险。膀胱结石的形成通常与尿液滞留、尿路感染、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
膀胱结石多由尿液中矿物质沉淀形成,如钙盐、尿酸等。憋尿会使尿液在膀胱内长时间滞留,导致尿液浓缩,矿物质浓度升高,可能促进结晶析出。此外,长期憋尿容易引发膀胱壁炎症或尿路感染,细菌分解尿素产生的碱性环境更利于磷酸盐类结石的形成。代谢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患者,若存在憋尿习惯,结石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建议日常避免长时间憋尿,保持每日2000ml左右的饮水量以稀释尿液。出现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泌尿系超声和尿常规检查。确诊膀胱结石后,医生会根据结石大小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膀胱镜取石或手术切开取石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