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和胆结石是两种不同的胆道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式。胆囊炎是胆囊的炎症反应,而胆结石是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沉积物。
1、病因不同
胆囊炎多由胆结石阻塞胆囊管引发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所致,少数情况下可能由缺血或化学刺激引起。胆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胆汁成分异常有关,如胆固醇过饱和、胆色素沉积或胆囊收缩功能障碍,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等因素可能增加结石风险。
2、临床表现不同
胆囊炎常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随发热、恶心、呕吐,查体时墨菲征阳性。胆结石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部分人仅在结石移动时出现阵发性胆绞痛,若结石阻塞胆总管可能引发黄疸或胰腺炎。
3、治疗方式差异
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需禁食、静脉补液,使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术。无症状胆结石通常建议观察,若反复发作胆绞痛或引发并发症,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不宜手术者,可尝试熊去氧胆酸进行溶石治疗,但仅对胆固醇结石有效。
若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或疑似胆道疾病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超声、CT等检查。日常需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以降低胆道疾病风险,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