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患者日常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通常可以适当增加钠盐摄入、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避免空腹等,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药物。具体饮食方案应根据个人病情调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适当增加钠盐摄入
钠盐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可适量增加钠盐摄入,如烹饪时可稍多放盐,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增加心血管负担。同时可搭配饮用淡盐水,帮助维持血容量。
2、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加重低血压症状。建议选择鸡蛋、鱼肉、牛奶、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每日保证1.2-1.5g/kg体重的摄入量。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搭配食用更有利于吸收。
3、避免空腹及过量饮酒
空腹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每餐不宜过饱。饮酒会导致血管扩张加重低血压,特别要避免饮用烈性酒。日常可随身携带坚果、饼干等小零食应急。
低血压患者除饮食调节外,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明显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贫血、内分泌疾病等继发性病因。需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氢可的松、米多君等升压药物,不可自行盲目用药。